目前,實木定制家具企業規模普遍比較小,對人工的依賴程度仍然較高,實木定制家具本身有其復雜性和特殊性,在這個領域尋求突破對木工機械制造商是一個考驗。
近些年也一直在有企業嘗試在實木定制裝備領域尋求突破,有些定制家具企業結合他們對生產痛點的深切體會,已經嘗試在現有成品設備的基礎進行二次研發改造,再有兩三年的時間也說不準會有一些質的突破。
毫無疑問,智能化設備是牡丹江生態板木工機械的發展大方向,在朝這個方向前進的過程中,考慮到不同家具特點和市場需求,相應設備的發展步調會有所差異。板式定制家具得益于其原材料和成品工藝的標準化,相對更容易實現智能化生產。
相對而言,牡丹江生態板實木定制家具由于其多變的原材料種類及特性、原材料的不規則性、產品因為定制而產生的復雜性、工藝的多樣性等等因素,決定了實木定制只能實現局部工段的智能化生產。
我國木材進口前十大來源國占木材進口總量的80.75%,依次分別為:俄羅斯聯邦、新西蘭、加拿大、美國、澳大利亞、泰國、德國、巴布亞新幾內亞、所羅門群島、捷克。其中,俄羅斯木材占我國木材進口總量的30.58%。2019年受歐洲風暴材與蟲害材入市的影響,1-10月來源于捷克和德國的木材出現爆發式增長,也沖擊了其他國木材貿易。預計,歐洲風暴材和蟲害材在未來1-2年內仍將影響國際木材貿易格局。
期待中國木工機械廠商可以深入了解實木定制家具生產痛點,有句話講“客戶的痛點就是你的機會”,一個個痛點的解決最終會“積點成面”,進而提高實木定制家具生產智能化水平,降低企業生產成本。
木材工業團體標準主要集中在產品評價、地板、定制家具、木材與木制品標準、人造板標準、交易規范等方面,占已發布團體標準總數的86.8%。但木材工業團體標準涉及相關產品的領域比較集中,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。
一是標準數量。據全國木材標委會、全國人造板標委會、全國林業生物質材料標委會內部資料顯示,政府主導的木材工業國家和行業標準共計440項,而團體標準136項,數量遠不及政府主導標準的數量。二是標準化的發展時間。國家和行業標準化已發展近40年,而團體標準是最近3年才發展起來的。因此,無論是標準數量,還是涉及產品領域方面,均無法滿足木材工業發展的需求。